日式饭团为什么好吃?

阚绪金阚绪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缺乏,所以会在食材上十分节约。像他们做菜喜欢用高汤,但是中国人做菜用高汤的并不多(煮汤时喜欢把菜扔进去一起煮)。日本人做菜用高汤,是为了调味提鲜;而中国大部分时候用高汤,是因为有“底料”(比如卤水、酸菜等),蔬菜本身的味道并不怎么好。 然后我们来说说米。

日本的米和我们中国的米,在生长环境上有很大的区别。我们平时买大米的时候,会看到包装袋上标有“粳”或“籼”,这就是指稻子的品种。中国南北方种植的稻子不一样,主要是因为气候原因——南方温度高,适合籼稻生长;北方温度低,适合粳稻生长。而日本由于国土面积小,且自然灾害较多,所以他们种植的都是短粒的籼稻,也就是“日本晴”。这种米做的饭比较软,带一点糯性,很好消化(对胃肠的负担小)。

最后说做法。日式饭团主要是通过挤压的方式做熟的(类似我们中国的捏饺子皮的方式)。因为在挤压的过程中,米中的淀粉颗粒受到破坏,部分淀粉颗粒破裂释放出单糖,为微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所以会有乳酸菌等微生物参与发酵过程,最终使得饭菜具有独特的风味。

空伟凯空伟凯优质答主

好吃的原因有3个。

首先,日式饭团对米非常讲究,必须要用日本的米。日本的米是梗米,又叫粳米。和中国的东北大米有一点点区别,日本米淀粉含量更高,蛋白质含量更低,所以更适合做寿司(日式饭团)。

第二,日本做寿司的师傅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训练,比如压寿司的力度,怎么样能保证米的形状、粘度最好。因为力度太大,寿司发硬,不好下咽;力度小了,寿司松散,容易散开。所以一个合格的寿司师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上岗。这一点在很多中国日本料理餐厅是行不通的,人员流动大,根本没法训练人。

第三,寿司的灵魂紫苏也是必不可少的,没有紫苏做出来的寿司是没有灵魂的。紫苏是中国发明的,后来日本使用后叫“紫苏”,他们也称为寿司的“心”,紫苏叶既可以提神,又可以辟鱼腥味,而且在原来防腐的年代还起到了辅助的作用。

另外,做寿司的米要先浸泡20小时左右,然后再蒸煮。煮好后,拌上醋,这个醋,也不能用一般的醋,而是用寿司醋。这种醋,除了含有醋酸外,还含有白糖、少量的酱油及其他调料。经过这一系列处理后,再用寿司帘包上紫菜,用手做成三角或其他形状,上面再放上各种喜爱的配料,如腌姜、生鸡蛋、生鱼(虾)片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