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肉的作用是什么?
梅肉呈淡黄色。中医用它入药,性温、味酸、无毒。可入肝、脾、肺、大肠4经。有收敛肺气、生津、止渴的作用,常用于治疗久咳虚喘、胃热嘈杂、失眠多梦、黄疸、便血、痢疾初起、呕吐泄泻、喉痛咽干、虚热烦渴等。
中医治疗小儿慢性痢疾,取乌梅30~60克,加水煎服,分3次服用,每日1剂,连服数日。用乌梅500克加水煎后浓缩成250毫升,加白糖适量服用,可治小儿蛔虫病,并解除由蛔虫上扰引起的腹痛、脐周串痛。
用乌梅3个,红糖适量,煎服,每日1剂,连服3~5日,治小儿腹泻效佳。用乌梅5~9克,煎汤待凉,频频饮服,可治夏秋暑热烦渴,小儿饮食过多而伤食的吐泻。用乌梅5个,煎汤服,也有止呕作用。
乌梅还可用于保健,并制作蜜饯、果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