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五行属于什么?

郑陈英郑陈英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理解题主的问题,是想问“古诗中的平仄”到底属于古汉语的什么范畴。 但是,问题是,这个“古时平仄”的概念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古代汉语学界概念。 古代汉语音节系统跟现代音不一样,没有字母,没有音节。古人说话也是没有声调的(宋元明清才有声调)。所以,说“平仄”,其实是一个约定俗成、相对固定的用字组合,用来表示“现代普通话声调”和(一些)入声尾音(是尾音不是韵尾!很多字在普通话中已经没有入声了)的组合。

比如,“五言绝句”的四声排列: 平——仄——平——仄 或者“八声叠韵联绵词”“四声离合词”的例子: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个“平仄”的概念,是从现代汉语语法里借用过来的,其本质是普通话的声调,以及部分入声尾音。 所以如果拿“平仄”去套古人写的诗……那肯定是不合适的。因为古今语音变化很大。就拿字面意思去套的话,有很多错误。比如李白这个“清平调”的“调”,按今音读去应该是第三声,可是这个字在古代是没有这个读音的;再比如,刘禹锡这《竹枝词》的“词”,按照今音读,应是第二声,而按照古人发音,这个词的末尾应该是有-iəu这个声调变化的。

不过,如果抛开字面意思,从表达语义的角度去看,古代汉语确实是可以表达“平仄”所代表的语义的。 所以,要探讨“平仄”到底是什么,就不得不讨论一下“汉语的语序是固定的吗”这个问题。

回答这个问题,得区分“主谓宾定状补”这些构式,因为在古代汉语中,这几个构式的顺序真的是可以互换的。比如: 我认为太阳是圆的——我认为圆的是太阳 ——太阳是我想的圆 的——我想到的是太阳的圆 的——“我的”在前还是在后根本不影响句子语义的表达。 所以啊,古汉语的表达是很灵活的,语义也并不会比现代汉语更固守某个形式。

比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首句: “谁家玉笛暗飞声”——这里的“谁”做主语吗?是定语吗?很明显不是吧。“谁”在这里就是一个动词而已。这个句子完全可以倒过来:“声飞暗谁家玉笛”——此时这个“谁”就是代词宾语了嘛。 又比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朝雨”是在“浥”什么呢?“朝雨”作为名词直接作动词“浥”的宾语。完全没问题。

慕桢文慕桢文优质答主

我读的是《唐诗宋词元曲》,书上说“格律”这个词,应该算作是文学理论范畴的词,跟语言学的词不是一回事……因为,语言学里的词汇学研究范围主要是自然语言的词汇(包括普通话、方言)的。 而诗词歌赋这些文学作品的语言,虽然也是汉语文字的,但它们有自己的特点,因此不能笼统地用现代普通话说它们是什么,只能说它们的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共性——比如字数、平仄之类。

总之,说它们是格律体,其实是在说诗歌写作的技巧;而写诗押韵的要求则是出于对读者耳朵的尊重,而不是出于格律或格式的考虑。 至于其他诸如五七言四句,五言八句等等格式,那是“体式”和“形式”的区别了。 (另外一提,题主所说的那些东西在中文里被称为“古体诗”“今体诗”(与古典主义相对应),不过我个人不喜欢这种叫法。)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