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资产能剥离吗?
资产重组是上市公司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的需要,充分利用市场上兼并收购、资产置换、资产出售、托管、分立、股权划转和增资扩股等资本运作手段,对上市公司和目标公司的资产、业务、品牌和市场等要素进行重新配置并最终完善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上市公司实现低成本扩张、达到提高整体效益目的的过程。根据资产重组的方向,可分为了买壳上市和资产剥离(卖壳)两种模式。资产剥离在目前的资本市场上较难得到中国证监会的支持。根据《指导意见》第三条规定:上市公司出售全部经营性资产和负债,同时购买其他资产且构成(主营业务)重大变更的,还应当符合相关主管部门关于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规定;公司变更主营业务应当符合相关主管部门或监管部门的要求。即上市公司实施这种模式的资产重组时,除满足《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外,还需满足相关主管部门或监管部门的特殊规定。由于我国大部分的上市公司是国有企业改制成的,国有企业改制以后,国家还有部分未脱钩的权益,所以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管理仍然实行较为严格的审批制度,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制定的关于国有股权转让和国有股管理的相关法规,对公司资产重组有更为严格的规定。因此,在具体实施资产重组方案时,要取得证券监管部门和国资委的双重审批意见,审批程序会异常的复杂。
但是,从目前证监会对借壳上市的监管越来越严厉的趋势和2013年3、4月IPO停摆的情况看,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将通过“先借壳—再反向收购”的通道来实现登陆资本市场。从某种意义上讲,IPO暂停时间越长,越能促进借壳上市模式的发展,“先借壳-再反向收购”模式的适用性将越来越强。“先借壳-再反向收购”模式的出现符合我国资本市场的现实发展需要,也为我国一些发展良好、有实力进行资本运作的企业实现了上市搭建了一条可行的途径。相信,该模式在今后一定时间内的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中将得到一定的适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