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难民怎么看中国?

邰续铜邰续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之前在利比亚做过短期的项目,接触了一些当地人(主要是利比亚人,也有少量埃及人和叙利亚人),简单说下他们的看法: 对中国这个概念很模糊,不太清楚中国到底有多大,人口有多少,也不知道中国是几千年文明古国这样的知识,只知道中国人很多,很贫穷,很无知。对现代中国在邓爷爷以后的成就一无所知,甚至有人觉得是“新来的中国人”统治了利比亚,把利比亚变穷了(因为利比亚战前有很多中国工厂,虽然待遇很高但是工作条件差而且污染严重)。当然,知道中国最近几十年发展了核武器和火箭军,很惊讶于中国的军事力量。 但凡是了解点近代中国历史的都知道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欺凌,因此在利比亚的外国人说起中国总是带着一种蔑视,觉得中国落后又无能,是被欧洲殖民者欺负得奄奄一息的国家。这种态度在中国的外交人员中也是一样,我记得当时去办理签证延期,中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就十分不屑地告诉我,中国是不允许外国人永久居留的,如果要住得更久一些就只能以旅游签的身份重新申请。(利比亚没有给中国人颁发长期签证,所有的居留许可都是落地签,有效期1个月,可续签一次,3个月内出境有效;而其他国家公民来利比亚留学、工作或者投资,可以获得5年以上有效期、多次往返的签证。)

至于利比亚难民看待中国人的态度,由于难民主要来自西部省份,而那里是中国经济最落后的地区之一,因此他们对于“中国人”这一称呼是很排斥的,宁愿称之为“红卫兵”(因为他们不知道“中国人”和“ Red guard”这个词的意思)。我认识的一个福建人因为会说普通话而且长得白净,被误认为是新疆人,还被叫过“红卫兵”,颇感到委屈。

上官吉庆上官吉庆优质答主

非洲各国对中国普遍怀有友好情谊。拿利比亚来说,这个国家的中国情结在中东、非洲都是很突出的。利比亚的“建家运动”就是一例。卡扎菲上台之初,着手改造旧利比亚,提出在全国推行“建家运动”,由国家出钱在各地兴建一批有住房、托儿所、医院、商店、俱乐部等完善设施的村庄,把过去分散居住的农户集中搬迁到新村,并以世界知名城市为这些村庄命名。全国共有1600多个新建村庄,其中有50多个是以中国人名和地名命名的。

卡扎菲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上世纪70年代初,他组织了一个对外政策研究小组,探讨利比亚怎样才能在国际上保持永久中立。研究小组选择了中国,多次派人来中国考察,最后向卡扎菲作了专门汇报,称在中国发现了保持永久中立的秘密,那就是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参加集团,不结盟,不支持任何大国争霸世界,不受任何大国的威胁和压力。卡扎菲非常满意这个研究结果,从此将与中国发展关系纳入战略轨道,以至出现了以中国人名和地名给新建村庄命名的现象。利比亚“建家运动”后来未竟全功,以人名命名的村庄仍然保留下来,成为利中友谊的物证。我曾访问过苏尔曼镇,那里的人听说我们是从中国来的,无不为之高兴和兴奋,纷纷向我们询问他们名字的来历和故里的情况。我们无法确切地告诉他们,只好说:“苏尔曼是中国人名,中国很大,你们的村庄是以你们祖先的故乡命名的。”他们就十分高兴地连声说:“巴切儿哈。”(阿拉伯语,意即“好极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