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叔代表什么生肖?
《三国志》中,刘璋传有段文字:(刘璋)性温和宽厚,有高祖风,时人方之汉文帝。少时常梦上泰山,两手捧日。后璋为益州牧,太史令司马直奏“璋有大贵大祥之兆”。于是天子使使者持牛酒诣璋,表请入京朝见。 这段记载表明三点,第一刘备的确姓刘;第二他和汉文帝一样仁德,深得民心;第三他有当皇帝的运气。
关于第一个名字的问题,正史中有明确记载。《三国志·先主传》裴松之注引《蜀记》曰“先主讳备,字玄德。” 至于第二个名字,《三国志·先主传》载先主“礼之甚厚……每从公卿荐举,辄以失败,故世莫肯称焉……”可见他在当时名声并不好,所以裴松之注也说“先主在荆州,威恩大行。加有诸葛亮宣传风流倜傥之名,益州世士大夫皆佩其功名,晚而德被遐荒”。
至于第三个名字嘛,那是他当了皇帝以后的事了。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自称汉中王,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称魏王,吴大帝孙权称帝。这时天下大势已渐渐明晰,三国开始互相承认对方的存在。刘备作为一方霸主,为了表示自己正统地位,当然也要有姓、有名和号。按曹丕称帝时的诏书说“武王伐纣,应天顺民,受命即位,号为大王。”那么刘邦建立汉朝,也就是汉朝的祖宗,应该称为大王。
既然刘邦被尊为始祖,那刘备当然也可以为自己弄一个尊贵的称号了。正好此时他刚打败孙权和曹操联合起来的军队,士气大振,就同时采用了帝号和谥号。先主遂自为汉中王,庙号烈祖。后来吴国灭亡,蜀汉又成了正统,刘备这个“烈祖”自然就不太合适了。于是姜维等人在延熙年间改为敬祖。
属羊人。很多人喜欢拿三国时的刘备与东汉明帝刘庄相比,因为二人有诸多相似之处,比如都以刘秀的后裔自居、都以兴汉为旗号、都是皇叔、都善于笼络人心,甚至有史学家认为刘备就是刘庄的化名,而刘庄的皇位就是刘备所篡。事实上这两个刘备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东汉明帝刘庄的“刘”字跟“刘备”的“刘”字是不一样的。古代人姓与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姓来源于母系社会是生母的族号;氏产生于父系社会是男子的族号。后来姓与氏合二为一了,但是也有分用的,比如帝王“以氏为国号,以姓为族号”,刘庄的“刘”指他所创建的东汉政权,“庄”才是他的生母之姓。此外“庄”与“备”虽然用字不一样但本是一声之转。
关于这种转调现象在动物生肖上也有反映。比如羊本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动物,甲骨文中就有羊图腾,其甲骨文字形“羊”基本上就是一只羊的模样,金文、篆文的写法也是大同小异,隶化过程中因为羊角的部分笔画比较多,容易与其它字相混,所以就将羊字简写为“佯”,后来又把“佯”字当做“假装、欺骗”的意思使用,所以就又造了一个“养”的字来代替“佯”字而专门当羊字使用。但是有的民族还是习惯用“佯”字来指代“羊”的意思,比如在粤语,“六佯”的意思就是“六只羊”。羊字的这种演变就体现在生肖属羊人的名字上,有的属羊人名字叫某某“羊”,有的名字叫某某“养”,也有的名字叫某某“佯”,而有的名字若仔细辨音的话其实是“羊”字的同音字,比如“庄”、“臧”、“张”、“章”、“彰”、“涨”、“掌”、“掌”、“章”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给属羊人取名用字。
“庄”字指“宽大、豪放、高爽”的意思,用在名字里有胸怀宽广、气度不凡的寓意,比如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庄”、武侠小说家梁羽“庄”等。除了用作名字之外亦可用作地名,如北京“庄”,河北保定“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