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属什么生肖?
“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也是春季的第一个节气。 每年的公历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开始。《尔雅·释天》中就有记载:“立春,正月节;春分,二月中。”古人把立春分为三候:“初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意思是说,立春时节,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过了五天,蜇居的昆虫也开始在洞中苏醒过来;再过五天,河里的冰块渐渐融化,鱼儿开始浮到水面呼吸新鲜空气并逐渐上升。 作为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之一,“立春”意味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经过去,风和日丽的春季开始了。但此时全国大部分地区仍然寒气逼人,“百草未盛,万象更新”,故有“冷在三九”之说。
在我国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春这个节气,认为它是节气循环的开始,标志着一年农事的开始和天气回暖趋势的变化。人们在立春这一天举行祭神祭祖、除旧布新、迎春等仪式,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与五谷丰登。 时至今日,我国不少地区仍保留着“鞭春牛”“打春”等习俗。这些活动反映的是农民对“春耕”的重视和对丰收的期盼。
在十二生肖中“兔”排在地支“卯”位。《说文解字》中卯字的解释为:“卯,冒也。二月,万物冒地而出。”意思是春回大地,万物冒地而出,卯字在甲骨文中是象形文字,其上半部位象手之形,表示万物在二月破土而出、向上生长,从“兔”的取义看,“兔”性机警灵敏。《尔雅翼》中有“兔,申也,言直伸二足,如人之申束手也。在陆走者,莫之速焉。”其语义就是兔子在陆地上跑的最快。兔在十二生肖中名列第四。
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之中,对于兔的描写有许多篇章。如《西游记》中描写了玉兔精,“毛衣铺就火云霞。雪里梅花领一家。三瓣顶生精气聚,两条眉长秀纹斜……”玉兔精的形象,活泼机警、聪明伶俐。而《聊斋志异》中的嫦娥,被射死后,现出“碧衣红裳,云发蓬松,娇憨尤异”的玉兔本相。在民间,玉兔捣药的故事流传最广,每当皓月当空,人们从明月的昏影中仿佛可以看见嫦娥抱着玉兔在月亮中静立,旁边还有只玉兔持杵而立,正在捣药,所谓“蟾宫玉兔”指的就是这一传说。
兔子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四,按十二地支配属“卯”。“卯”是十二时辰中第四时段,即早晨5时至7时,地支又将此称作“昧旦”。《孟子?离娄下》中有“鸡豚狗彘之畜。勿失时,七十可以食肉矣。”意思是只要不误农事,在这一时段喂养牲畜,70岁的老人可以吃上肉。可见古人非常重视卯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