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定企业生命周期?
我们通常用五个词语来描述企业的经营状况,即用“盈、亏、平、减、息”这5个字形容。 这5个词中,“盈”“亏”比较好理解,是指利润是正还是负; “平”字的意思是,利润刚好够支付成本,这时企业处于保本状态; 至于“加大”二字是什么意思呢?指的是收入增加,而支出(成本或费用)也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收入大于支出,但增加的幅度小于支出的增幅,使得净利润仍旧为负值,即亏损增加。 如果收入减少,而支出同样减少,那么此时就处于节余状态,即“减”字的意思。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收支情况是按会计准则编制的会计报表的数据,不是行业统计口径的数字,因为二者核算的依据不同。
在了解了“增”“减”的意义之后,接着来看“息”字——如果企业资金不足,需要向外借入资金,就需要支付利息,这就是“付息”,也就是财务费用的金额;反之,如果企业有闲置的资金,就可以取得利息收入,这是“收息”的过程。
一个企业不可能永远盈利,也不会一直亏损下去。按照生命周期的理论,任何企业都会经历从初创到成长,再到成熟直至衰退的一个过程,对应于上面的五个阶段,企业的盈号亏也是周期性的。
比如创业初期,由于业务量小,费用低,虽然营业收入较小,但是往往能够实现盈余,这一阶段的盈余主要是“滴漏”所致。随着业务的开展和规模的扩大,收入会大大增加,相应的成本和费用也会上升,如果管理不到位,就会出现亏损。
到了成长的后期,如果仍然管理不善,或是遇到市场萎缩的情况,企业就会陷入困境,出现连续的亏损。 企业一旦进入成熟期,盈亏的状况就比较稳定了,这时候的管理重点在于控制成本,提高效益,避免亏损。
当然,这并不是说进入成熟期的企业就不能发生巨额亏损了,而是说在相同的外部环境下,这类企业已经丧失了扩大亏损的能力,以往潜伏的隐患会在这个时候集中暴露出来,形成巨大的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