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属于五行属什么?

高珲丙高珲丙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是一个具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礼仪之邦,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克己复礼”的主张,并以此作为实现理想的途径;道家强调“礼者,理也”、“礼者,敬而已矣”,认为“礼”就是自然之道;佛教入华后,与儒道两家一起并称为“三教”,其重要经典《华严经》中,也把礼称为普贤之行……“礼”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但“礼”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日常所说的“礼”到底是指哪一种事物或行为呢?要给出一个让人满意的答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从词源学上来考察,“礼”字最早见于金文,作“禮”,字形似为人手持礼物,本义即指祭祀用的祭品,引申为表示尊敬的仪式和态度。《荀子·礼论篇》云:“礼者,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故谓之礼。”

西晋时著名的学者杜预对“礼”字的字义做过经典的解释:“礼,履也,所以履(践)而行之。”“礼”由祭祀用品演变为表示尊敬的行为规范,最后成为伦理道德的概念。这种演变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普遍现象——道德律令的刚性化、形式化——也就是将原本属于主观范畴的道德评判标准予以客观化、定型化,用外在的形式将其固定下来,形成人人都必须遵守的规训。

这样的过程无疑会削弱道德的柔性影响力,但它带来的秩序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东汉许慎在著述中这样描述礼的意义:“礼,知序别上下尊卑之名分。”明确的社会规范让上下有序,尊卑有别,这是礼的作用之一,但也因此带来了新的问题——社会成员是否真能遵守这些外在的规定呢?它们真的符合人性吗? 事实上,尽管“礼”字出现的时间较早,但在先秦诸子和后世儒家那里,“礼”的概念是有变化意义的,这个概念的发展始终围绕着如何塑造完美人格这一中心命题展开的。

庄子主张“法天贵真”(《庄子·渔父篇》),反对用繁文缛节束缚人的天性;孟子提出“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主张内在德性的完善;墨子提倡“兼爱非攻”、“尚贤事君”,重在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荀子主张“礼治”,既要重视外在规范的约束作用,又要注重道德修养。这些思想家虽然观点不同,但对“礼”的重要性及内涵却是高度统一的:礼是人性和天道的表现方式。 后来儒家继承发展了这种见解,把“礼”看作是人格完善和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个体通过礼的自我约束达到内外兼修的境界,社会通过礼的规范实现和睦共处,天下太平。《礼记·曲礼上》云:“礼者,何谓也?曰:有礼焉。君子何益?曰:有益也。然则礼奈何?曰:不去礼,无以立也。”

可以说,中国古代的哲人们已经找到了一条塑造理想人格的道路——“礼”既是人性的体现又是教化的工具,个体通过内省和外求两个途径达到“有礼”的境界。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哲学的涌入和中国现代化运动的推进,这种以“礼”成“人”的道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有人批评它阻碍了个体自由的伸张,有人质疑它对现代性进程的适应性,还有的人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任凭传统在现代社会风中飘扬……无论评价怎样,“礼”作为一种文化象征仍然保持着它特有的魅力。 2011年,日本皇室最隆重盛大的“春季大尝祭”活动,由于国王优柔寡断,皇后固执己见,王室内部矛盾重重,导致整个仪式搞得不伦不类,贻笑大方:王子公主未穿传统服饰,王冠丢失,乐师现场弹琴伴奏,王室成员各自扮演着角色,却完全失去了“礼”应有的样子。

无独有偶,2013年台湾领导人马英九访问美国时,在旧金山大学发表演讲时也闹出了同样的笑话——这位绅士级别的领导人竟然穿着一双运动鞋登上了演讲台! 难怪有人感叹:“礼失,求诸于外。”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