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在五行属什么?

阮琛轩阮琛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木、火、土、金、水,是古代中国道教哲学一种系统观,是古代中国阴阳家的一种体系。最早理论来源于中国古代对宇宙不同要素层次上的划分:大而无极:宇宙;小而无内,大而无外:天地人三界。由三元素论发展而来。古人认为世界是由五彩组成的,而每种颜色对应于不同的物质。五行的观念最早出现在《管子》一书里。 在传统中国人看來,宇宙万物和自然界各种事物的发展变化都可用五行來概括(见中医基础理论)。 五行学说起源于上古阴阳观念的衍生,《尚书·洪范》已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而天下之民咸以受其利,若此者三,所以成天地之功。可见古人对于这五种元素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但这里的五行还只是一种类似分类的概念而非后世的概念。

东汉末年,道教兴起时,开始将五行与金丹术结合起来,作为炼制丹药过程中所需要的材料及金丹大药所对应的五脏。后来五行又被引入养生之道中。至於说五行是如何进入医学领域中的,目前尚没有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五行用于解释人体生理现象以及病理变化则始于西汉时期的《黄帝内经》一书中。该书把人体看成有机整体,并将精微之气划分为「阴」、「阳」两部分,即「气」分为「气」与「精」两大类,分别具有「温」、「煦」、「养"、"卫"等作用;同时根据阴阳两种性质的不同又分作「五类」----木、火、土、金、水。

「五类」相互影响,构成了人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五行之间的相生关系表示事物之间的促进作用,相克则表示限制作用;相乘则为抑制过甚,相侮则是抑制失常的表现形式。这种生克制化关系同样应用于人体的脏腑之间。如脾与胃互为表里,两者通过升降运动维持着消化液的分泌与运输功能。因此当脾胃发生病变的时候常常会相影响;再如肾开窍於二阴,心主血脉,肺朝百脉等。中医学还将「五类」运用于疾病的诊断上,例如根据症状表现,判断相应的脏腑出现问题。并采用「补偏救弊」的方法治疗疾病。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广泛,除了上述的应用之外还有: 1.五脏之间互相联络的关系用五行进行阐述说明 五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并且各有特性,可以相互帮助,也可以相互制约,这就是所谓的「相生」;如果某个脏器过于亢盛或衰弱的太过,就会受到其他两个脏器的制约,这种现象叫「相胜」(亦称「相克」)。如此循环不已,维持了人体的动态平衡。

2.应用到药物的四气五味之中 四气的「寒热温凉」分别代表了人体四种状态,也反映出了药物的性能。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之分,它们各自有各自的作用特点。比如酸性能收敛,常用于治疗泄泻病症(泄泻是由于脾虚不能固摄大肠而引起的大肠滑脱下注的病证);苦味能泄,可用于治疗湿邪困阻阳气所导致的泄泻等等。

3.指导针灸疗法 根据经络分布原理,同一经络上的穴位可以连成一串,这样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例如手太阴肺经起于中府穴止于少商穴,其中又有鱼际、寸口等诸多重要穴位分布在经络线上或者周边部位,故而在治疗咳嗽哮喘等疾病时用针刺法可取用多个穴位;而治疗喉痹咽干等病症时可以取用列缺、太渊等穴,这些穴位都是属于同一经线的相邻两穴。

4.运用到方剂配伍中去 根据五行理论,中药的性能可以归纳为「寒热温凉」四个属性,即四气;同时还可依据其功效归属于某类属,称为五味,包括辛甘酸苦咸五个字。由于某些药材的性味是可以互相影响的,因此在组方时将具有相同性味的药物放在一起使用将会产生协同效应。从而有利于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5.利用五行来解释病理机制 临床上许多疾病都与五行密切相关,如肝郁型胁痛多表现为肝气郁结,情志不遂而致胸胁胀痛等。运用五行学说加以分析可知此种病机是由於肝失疏泄引起,故可用疏肝解郁之法进行治疗;反之如果是心火旺盛所致口舌糜烂等症则可选用清心泻火之品。此外还可以利用五行相克的规律来揭示一些疾病的发生机理。 如果患者体内「木」不足的话就很容易导致「水」泛滥而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此时就需要用健脾利湿的药物来解决这个问题了。

五行理论不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疾病的变化,而且也能够帮助我们找到病因所在,从而使治疗更加行之有效!

优质答主

我是1986年农历四月初一日早上五点左右出生的,我到底是属什么的啊 !

答:楼主你好,你的八字是丙寅 癸巳 甲午 丁卯(阳历4月2日);根据生辰八字排的命盘来看,你是1986年的属虎之人,也就是传说中的“炉中火”之命,五行缺金和土。此火生于春季,又得两木相助,因此性格较为冲动、爱冒险、热情洋溢且充满正能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