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坤简历是什么生肖?
和坤(1750年-1799年),原名善保,字惟俭,汉军正白旗人,清朝中期政治家、乾隆皇帝宠臣。 乾隆十九年(1754年),25岁的和珅考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在出任监察御史期间,他因善于察言观色、阿谀奉承而深受乾隆帝喜爱,被称为“巧宦”;后又因精通天文地理、历法算数等而得到重用。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23岁的皇十五子颙琰被依法立为太子,和珅则晋升为三等卿。次年,颙琰的生母魏佳氏被晋升为皇贵妃,和珅也水涨船高,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 到乾隆四十年时,和珅的权势已然极大,甚至被授以专折奏事之权,相当于皇帝私人的意见箱,其地位已超越一般的军机大臣。当时有人这样形容和珅的地位:“圣旨随时发布,或下谕军机处,或交和珅独办,不令他人知。” 而让和珅权力达到顶点的,则是《钦定满洲祭神乐舞规制》这件大事。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帝举行祭神大典,但礼仪官员却因礼节问题产生了分歧。作为领班军机大臣的舒赫德认为不应行三跪九叩大礼,应为二跪六叩礼;而另一位军机大臣阿桂却支持行三跪九叩大礼。二人各执一词,争论不下,最后闹到了乾隆面前。 对此,和珅迅速做出了选择,他站了出来,向乾隆帝奏称:“依臣拙见,应如舒赫德所请,免进内坛,在外坛行三跪九叩首大礼。”随后,又与舒赫德共同执笔起草了《钦定满洲祭神乐舞规》,规定“嗣后祭祀大祀,亲王及三品以上大臣行三跪九叩礼,郡王及四品以上大臣行五拜三叩礼,贝勒及五品以下大臣行三拜九叩礼”,并由此确定了后世“君臣同拜”的大典礼仪。 和珅这一举动无疑让乾隆帝非常高兴,也从此彻底信任和珅。此后,乾隆帝出巡、南巡时,和珅一律随驾,并担任接引、伴读等职务,与乾隆帝的接触时间远远超过其他大臣。和珅也对这位君王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深得乾隆帝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