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在五行中是什么?

衣茹梓衣茹梓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周易》的“角”是象,不是数!所以不能以数理推断,只能说一些大概的道理。 古人造字,是以象形为基础的。所谓“六书”,“象形”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一个字,首先就要像它所代表的那个实物形状。否则,这个字就不正确。 比如“牛”字,就是一个象形字,它首先像一头牛的实物形状;而“生”字,则是会意字,上面的一横代表牛角,下面的一短横代表牛的躯体,中间一画代表牛尾巴。如果没有上面的那一横,就成了另一个字——声字了。可见,“牛”和“生”两个字,最初造出来的时候,就与“角”密切相关。

当然,后来字的形体发生了变化,“牛”和“生”两字,已经不再像一头牛或者一个生育中的胎儿了(虽然还可以看到一点原来的象形的影子),但是“角”还是保留了原来字形的大部分特点。 所以,从“角”的字,很多都是象形的。比如“解”字,上半部分就是牛的头部形象、“顶”字,上面部分就像牛角的形状等等。还有一些字,虽然是会意字,但是也与“角”有关联,比如“顿”字,下面是“土”(土壤),上面是一头狂奔的牛,这头牛用它的牛角猛触土地,表示震动、撞击的意思。又如“战”字,左半边是“止”(停止),右半边就像一把战戟,上面有一根长长的矛尖,象征着刺向远方。这两个字,都是表示“冲撞”、“打击”的意思。

现代语汇中,还有很多与“角”相关的字词。这些字词,大多数都是近代以后才出现的。它们多是借用古代文言文中与“角”有关的字词,或者它们的谐音字词。比如“狡黠”的“狡”,“骁勇”的“骁”,“桀骜”的“桀”,“矍烁”的“矍”,“豁朗”的“豁”,“豁出去了”的“豁”,还有“旋风”“炫目”的“炫”,以及“骄阳”“骄悍”“骄子”“娇气”“骄傲自大”的“骄”等。

这些字大多数都是指一种凶狠、倔强、刚强甚至有点蛮横的性格。也许是因为人类社会进化到了现在,这种性格还占有一定的市场,所以这些字一直沿用至今。

庄苡方庄苡方优质答主

在中医里,把人的肌体作为一个整体,是一个统一平衡的有机体。为了便于理解和治疗,又把肌体的若干部份分成若干系统和环节,认为人的肌体有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十三经络等组织系统。又认为这些系统和环节分别掌管和通达全身的各个部分和内脏。“五脏”各主一行,“六腑”各应一方。“五脏”、“六腑”通过经脉、经络互相沟通,联为一体,“五脏”分内实,“六腑”分外应,互为表里,紧密相连。中医又把人体的体表分成头面、躯干、四肢,四肢又分阴阳侧,躯干也相应分成胸腹和背俞,共计九侯。每个侯又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共计二十七部分。阴阳五行学说就是把这些系统、环节和部分分别归入五行系统,加以统一和协调起来的。

中医认为:人体的脾、胃、口、唇、肉、涎、思、黄、夏、中央等分别属土行;人体的心、小肠、舌、血脉、汗、喜、赤、南、夏季也分别属于火行;人体的肝、胆、目、筋、怒、青、东、春等分别属于木行;人体的肺、大肠、皮、毛、鼻、气、忧、白、西、秋等分别属于金行;人体的肾、膀胱、耳、骨、发、恐、黑、北、冬等分别属于水行。五脏通过十二经脉、十四经络系统互相连缀,内则五脏,外则九候,都通过这个系统互相联结,协调统一成为完整的有机体。五脏通过经络系统,分司四肢九候,布散五气,输泄五行,通过精、气、神的作用,“承顺调良”,保持统一平衡,肌体就强健,无病害。如果一个脏器,或哪一个环节发生异常,“五气不和”,“五行相违”肌体功能失去平衡,发生亢进或减弱,人体的肌体便患病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