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补助国有企业有吗?

晋诗妍晋诗妍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这个说法是不科学的(可能是媒体或者民间的说法,不是国家层面上的); 2、沿海地区之所以GDP高、财政收入高,是因为沿海地区有外资企业,这些外企在缴税、缴纳各种费用后(包括五险一金),给当地带来了大量的税收和就业,是沿海经济高增长的重要动能之一; 3、而国企的作用除了部分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起着重要作用外(主要指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如供水、供电等),其他行业基本上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个别还成了政府的累赘(如钢铁、煤炭等),尤其是沿海的央企,很多是亏损的,比如神华集团2015年亏了近400亿!

4、如果要说有什么福利的话,可能沿海地区的央企职工享有的福利待遇要略好于内地的同级别国企员工。因为毕竟那里工资水平、物价水平相对较高一些。 如果说内陆地区像西部大开发那样有补贴的话,那么沿海的国企应该是没有这个待遇的。 因为中国经济已经转型,现在要靠创新来驱动经济发展了。我们政府有能力也有信心让外资企业和广大民企发展壮大、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所以那些依靠资源吃饭的老路子已经走不通了。

当然,对于部分资源枯竭型城市和地区可能会有相关的扶持政策,但那也只是限于该类型的企业和行业本身,不可能惠及所有企业。 对于像楼主所说的这类问题,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区分什么是公共利益,什么是企业私利。 对于国企来说,其首要的责任在于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基础产品,其收益的性质更倾向于公共产品。比如供水、供电、供气、电信、网络等等,它们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都是准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虽然也涉及到私人的利益,但是其收益应该归入公共财政的范畴。

而对于有些基建项目,从本质上来讲它属于私人投资,只不过由于外部性导致其具有公益性,因而需要政府通过相关政策给予相应的支持。 另外就是对于亏损企业的补贴问题了。对于一个市场主体而言,如果长期亏损,首先想到的就是减少消耗、降低支出、控制成本,以维持正常运营。而政府作为国有经济的代表,在看到国有企 业亏损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市场出了问题,而是体制出问题了。因此便会出台各种各样的政策,通过各种方式给予资金的支持。 但是这种支持是有条件和有范围的。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那种无偿的、无条件的补贴已经是极其少见了。更多的是政府通过贷款贴息、税收优惠、基金投入等方式给予支持。并且这种补贴往往是和企业的改革结合在一起的,只有当企业完成相应改革目标后才能获得相应的补贴。否则的话,这种补贴就像无根之水,很难落到企业的头上。

曹誉文曹誉文优质答主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又简称特岗计划,是中央曾出台的一项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基层教育事业,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特岗教师工资由国家特岗经费给予支付,所以,特岗教师的工资补助是没有劳务补助、边远地区补助和沿海补助的。

特岗教师工资发放形式是,由县级财政部门负责将特岗教师工资按月足额兑现,其中包含特岗教师每月190元的绩效工资差额部分(由县级财政足额兑现),“特岗计划”教师在所服务的县市任教期间,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和标准,其所享受的工资性补助在3.46万元——3.52万元/每年(每人每月2882元——2933元)。特岗教师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

按照法律规定,特岗教师在聘任期间,由县级教师编制管理部门根据当地原中小学教师编制情况统筹考虑,按照相关规定为特设岗位教师编制。

在办理入编手续前,特岗教师纳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在工资、职称、住房等方面享受正式教师同等待遇。

特岗教师招聘工作由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机构编制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共同负责。特岗教师招聘采取公开招考的办法,按照网上报名、资格审查、资格确认、考试、考核、体检、录取、公示等程序进行。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