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里产的猪肉最好?
我喜欢吃带皮的五花肉,炖的烂烂的,连皮带肉一起吃,特别香! 以前家里都养猪,每年过年前一个月左右杀猪,这时候的肉最肥美。买回来的猪肉用盐腌起来,做成腊肉,熏得黑黑的,很有风味。我喜欢用刀背敲骨头,让骨头和肉分离开来,然后用筷子插进去,把连着肉的骨头剔出来,放在锅里炖几个小时,这时的肉已经软烂,和着汤汁一口咬下去,满嘴油光! 现在自己在外面吃,基本上不会有人给炖好的红烧肉,都是一块带着骨头和皮的五花肉,需要我们自己动手去掉骨头和皮,然后放到锅里跟其他食材一起煮,当然也可以让饭店帮忙处理好。
不过有一次让我吃到一碗完美红烧肉是大学时候,有个同学带了很新鲜的三线肉(就是猪脖子那块带皮肉),给我做了一碗好极了的红烧肉,那是我在江南吃到最好吃的红烧肉,比后来自己在南方各地吃的都要好吃,以至于这么多年了,我依然记得那个同学做的红烧肉的模样。
所以,按照我对红烧肉的回忆,我觉得江南地区(可能是长江中下游)出产的好像更符合我的胃口,但是真正让我吃得撑破肚皮的,却是东北的杀猪菜。
那年去了沈阳,一个朋友带我去一家馆子,点了三个菜,其中一道就是杀猪菜,具体什么做法我就不清楚了,反正猪血、猪肝等食材在碗里,配上韭菜末和辣椒酱,拌着吃,那饭量足足够三个大男人吃饱喝足了 后来我又吃过很多种杀猪菜,有的用铁锅炖,有的用砂锅煲,有的把血肠切成片,和酸菜、粉条一起熬,或者用热油炒,搭配大蒜毛葱,不过再怎么换花样,始终味道离我好远,总是觉得味道不够纯正。
生猪养育是一个悠久而又广泛流传的养殖业,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基本都有。但是由于各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饲喂水平、疫病因素等多方面原因,并不是每块土地出产的猪肉都是口味一流。
在中国的很多地区,当地的居民普遍认为南方广西、广东等地养的猪好吃,市场上也经常可见售卖“正宗广东仔”猪肉的,似乎说出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心声——就是“广东猪肉好吃”。也有认为北方山东产的猪肉好吃,其实山东的白猪和广西的荣昌猪、太湖猪一样,都是中国的优质地方猪种,肉质本来就很优良。同时,山东也是引入国外快大型猪种较早、较为广泛的地区之一,并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生猪批发市场。山东也是全国猪肉的最大 输出 省份之一,所以人们普遍认为山东的猪肉好吃,可能也是沾了山东引进国外品质优良的猪种和销售范围广的光。
其实,对于养猪的从业者和内行人,都普遍认为:猪的好吃与否,除了与猪种本身有关外,主要与猪只的育肥水平和宰前饲喂有关。“静养猪”比“运动猪”好吃,“粗料”喂出来的猪比全配合料喂出来的猪好吃。有些地方猪场采取屠宰前一个月以糠、麸、土豆等低能量饲料喂养生猪,然后把猪赶到没有光照的猪圈中,限制运动、喂吃“回奶”饲料(多以青莱等富含雌激素饲料为主的饲喂),让猪喝食盐水等养殖措施,所生产的猪肉的确嫩滑、味美、口感好。这种方法产出的猪肉,就比其他地方正常科学饲喂的猪好吃多了,价格也能高出很多。这也是广西、山东等地的猪肉价格较贵的原因之一。
由此,认为广西的猪肉好吃有一定道理,但是我们如果从科学饲养水平和猪肉质量来看,有些地区宰前饲喂低蛋白饲料和把猪关起来不运动的做法是不合理的,不利于猪肉的营养和安全。我们应该吸取广西人民饲喂谷糠、限制活动、饲喂奶水等养猪技术的可取之处,摒弃其不足和错误的地方。总的来说,一个地区的饲料(玉米、谷类、饼粕等)资源丰富,养殖水平较高,防疫、保健水平高和宰前静养好的地方出产的猪肉都很好吃,但是以科学养育,而不是以剥夺猪的正常生命应享受权为代价养育出来的猪肉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