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山为什么给上海?
“洋山”的来历和上海开埠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它与苏州也有一段千丝万缕的联系。 明朝中后期,苏州、松江等地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江南财赋重地。但这样的繁华却引来了朝廷的忧虑。因为这些地方的繁荣主要得益于手工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而这两项产业又是朝廷最担心被民间掌握的产业。于是从嘉靖二十七年(1548)开始,朝廷在苏州南部和松江一带陆续设立了“官办”纱绢局、矿课局和煮海为盐局等,企图完全控制这些地方的经济命脉。
然而,这种官办企业效率低下,无法与民争利,加上经营不善,到明末已是负债累累。清康熙初年,两淮盐政李树桂上奏朝廷,提出将两淮池盐改为滩盐,让商民入股,以资鼓励。这个建议很快得到了朝廷的批准并迅速实施。由商民出资凿池堆堤,利用自然条件晒制海盐,每石食盐按一定比例上缴税银。这样的做法大大促进了江南地区盐业生产,所产食盐除供本地消费外,还远销北方及蒙古地区。
不过,朝廷并非完全放任自流,他们通过设置总商、巡盐御史等方式对这项产业加以监管和控制。在松江府城(今上海市松江区)设总商,管辖江苏、浙江两省的盐业生意;在每座码头设立一个“司亭”,选商人中的“士子”担任司亭,负责日常监督;在每袋食盐中夹带一枚纸片,写明产地、成分、重量、价银等信息,上交后由相关部门核对查验。
除了掌握经济命脉之外,盐业税收曾是明代一项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据史料记载,明朝每年光盐税就高达200多万两白银,占全国财政收入的3%强。 到了清朝,实行的是督销制度,也就是由地方官监督销售,卖多少决定买多少,实际上是由地方政府掌控了销售手段。同时,为了防止私贩,规定食盐一律集中装载,由官方颁发专营牌照,允许商贩贩卖,但是必须凭照批发,不得零售,且价格由官方订价。
事实上,这种由官方垄断市场的方法的确起到了遏制走私的作用,保证了朝廷对这一重要物资的控制权。但到了嘉庆道光年间,这种专卖体制开始恶化,腐败问题凸显。有资料显示,当时有3/4的食盐利润被各级官员侵蚀,真正到达生产者的手里不到1/4。 为了谋求利益,一些地方官员甚至不惜血本,以低价购进,高价售出,赔本赚吆喝的方式大肆倒卖,以致于出现了“官卖盐值,亏空帑金,如常例输纳,即所征之数,亦不足抵补”的荒唐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