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五行属什么?
《说文》:“光,明也。”属阳。 《庄子·秋水》:“见而不可所识,得而无由察之,此之谓混然无知。”属阴。 (关于光的五行属性,古人还有“金光电火水”的说法。) 光,本义指太阳、月亮等放射出的光辉,引申为明亮的、发光的、可见的。在阴阳五行体系中,凡具有明亮、发光特性的,属阳;凡不具有明亮、发光特性,仅凭阳气不足以形成的,属于阴。因此根据这个定义,光自然属于阳了。 但如果仅从这个角度来考虑问题,阳光也就成了一团阳火,夜晚的月光也不过是一颗冰冷的卫星,这样显然是说不通的。所以这里的“阳”与“阴”,是就其普遍性质而言的,而不是绝对的。就像数学中的正数和负数一样,只有比较才有意义。
古书关于光的阴阳属性的论述往往建立在光的色温基础之上——即从高温到低温对光进行排序。(也有从亮到暗的排序的) 唐代药王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中认为:“夫天有四时五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若得五行时息,四气周流,百病不生,延年长乐。今人不能法地之象,承天之序,故身有五劳七伤,忧愁烦恼……夫欲消愁遣闷,除忧去恼,宜以时令,顺行气血,早卧早起,无妄作劳,此治未病之大略也……” 明代医学家龚廷贤在《寿世保元·卷之一·天地人气周流论》中认为: “人之生气,本乎天一,莫不赖乎水火。心者,火也,肾者,水也。” 清代医学家汪昂在《本草备要·集验方》中则认为:“五脏之病,惟怒气最损,盖怒乃木之克土,脾病于是生焉。” 这三例所提到的“火”“水”“木”其实就代表了光线的三种基本属性——“温”“凉”“静”,对应于人体的脏腑则是“心”“肾”“肝”。
《黄帝内经》有言:“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智者之所遵循的养生之道正是顺应“天时”,适时而作。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是如此。比如夏天,是人体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也是阳气充沛的季节,此时适宜使用高温的水洗澡,多晒太阳,增加汗液排泄,以调节阴阳平衡、顺应四时。反之,非其时而作,则易招致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