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属于五行中的什么?

沙宏运沙宏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古代中国人认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归于五个范畴之中,这就是所谓的“五行”。这五大范畴是水、火、木、金、土,用现代的名词来表示就是物质、能量、运动、信息以及阴阳。自然界的一切都在这其中。 那么什么是五行的相生相克呢?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这是五行的相生。

反过来的相克则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这里可以看到金和水是最强势的两个,因为它们既可以生万物,也可以克万物。木和火则是处于比较中间的方位,既是生旺其他事物的因素,也是受到其它事情影响的因素比较多。而土和金则相对比较弱势,他们只能生旺一件事物,而无法克制其它事物。水最弱,它既不能生旺其它事物,也无法克制任何事物。

古人把这种相生相克的原理运用到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中。比如水多成湖泊,而湖泊能养活生物,故有水则有生命;火山喷发形成泥土,而植物在泥土中生长,故有土则有草木;金属矿石来自土地,经过冶炼成为金属材料,故有土则有金……所以五行相生相克不仅是古人的智慧,更是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方法。

至于五行到底对应哪些元素,古人并没有明确的说明。至今我们仍然可以找到很多版本的说法。比如一种说法是: 金——西方属性 木——东方属性 水——北方属性 火——南方属性 土——中央属性 还有人总结出一个口诀:  金对应肺 木对应肝 水对应肾 火对应心 土对应脾 还有更具体的:   金对应呼吸系统,皮肤,大肠; 木对应肝胆,肌肉,血管; 水对应肾脏,膀胱,尿道; 火对应心血管系统,小肠; 土对应消化系统,肌肉,骨骼。

以上都是古人根据经验积累得出的结论,虽然不够准确,却也有一定道理。但古人并没有停留在这样的阶段,他们继续探索,最终发现了更为精确的对应关系。这个发现来自于阴阳五行说。 阴阳学说中阴代表阴性的事物,阳代表了阳性的事情。五行也相应有了阴阳之分。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士,士生金,金生水。这里的生是阴阳交感而生,因此就有了新的关系:阴中阳生,阳中阴长。土是阴阳共生的结果。 在相克的关系上也是一样,金克木,木克土,土克制水,水克火,火克金. 这里的克是阳克阴,或者阴克阳,因此就有了一个新的关系:阳中阴消,阴中阳亡。金是由土中含有阳气而来,木是由水中有阴气而成。

这样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就有了一个清晰的图谱: 所以在分析阴阳五行的关系时就要考虑这个图,以生为阳生,以克为阳克。

高珲丙高珲丙优质答主

古代人民将构成自然世界一切事物分别归结为木、火、土、金、水五种要素,在这五种要素中,任一要素均可以和它在功能上,特征上保持一致的世间事物相对应,这即为五行元素。而五腧穴的木火土金水与人体五脏的木火土金水不完全对应。五腧穴的五行特性,是根据十二经脉循行规律和自然界木火土金水的循行转换规律确定的:主干始于手太阴肺经(金),行于手阳明大肠经(金),然后依次是足阳明胃经(土),足太阴脾经(土),手少阴心经(火),手太阳小肠经(火),足太阳膀胱经(水),足少阴肾经(水),手厥阴心包经(木),手少阳三焦经(木),足少阳胆经(木),足厥阴肝经(木)然后复至手太阴肺经(金),依次不断运转。因此五腧穴的木火土金水应分别主以肝胆、心小肠、脾胃、肺大肠、肾膀胱等经。

在五输穴这五行属性的基础上,《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对五腧穴的治疗作用有具体论述,“诸井以养诸荥以荣诸腧以行诸经以营诸合以输”。意思是说,井穴如井有养人之用,可以疗养脏腑筋骨之气;荥为热水,有温热之能,可以滋养本经脉气;腧,有“输泻气血”之意,可以治疗行身之热;合穴能够输泻和灌注各脏腑的疾病。《难经·六十八难》中提到,“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即井穴可以治疗心胸满闷;荥穴可以治疗身体发热;腧穴可以治疗周身重着和关节疼痛;经穴可以治疗咳喘和寒热往来;合穴可以治疗气逆腹泄。

由于五脏的生理特性不同,故每一脏腑的背俞穴和原穴皆可归属于不同的五行。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