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属于五行中的什么?
古代中国人认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归于五个范畴之中,这就是所谓的“五行”。这五大范畴是水、火、木、金、土,用现代的名词来表示就是物质、能量、运动、信息以及阴阳。自然界的一切都在这其中。 那么什么是五行的相生相克呢?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这是五行的相生。
反过来的相克则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这里可以看到金和水是最强势的两个,因为它们既可以生万物,也可以克万物。木和火则是处于比较中间的方位,既是生旺其他事物的因素,也是受到其它事情影响的因素比较多。而土和金则相对比较弱势,他们只能生旺一件事物,而无法克制其它事物。水最弱,它既不能生旺其它事物,也无法克制任何事物。
古人把这种相生相克的原理运用到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中。比如水多成湖泊,而湖泊能养活生物,故有水则有生命;火山喷发形成泥土,而植物在泥土中生长,故有土则有草木;金属矿石来自土地,经过冶炼成为金属材料,故有土则有金……所以五行相生相克不仅是古人的智慧,更是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方法。
至于五行到底对应哪些元素,古人并没有明确的说明。至今我们仍然可以找到很多版本的说法。比如一种说法是: 金——西方属性 木——东方属性 水——北方属性 火——南方属性 土——中央属性 还有人总结出一个口诀: 金对应肺 木对应肝 水对应肾 火对应心 土对应脾 还有更具体的: 金对应呼吸系统,皮肤,大肠; 木对应肝胆,肌肉,血管; 水对应肾脏,膀胱,尿道; 火对应心血管系统,小肠; 土对应消化系统,肌肉,骨骼。
以上都是古人根据经验积累得出的结论,虽然不够准确,却也有一定道理。但古人并没有停留在这样的阶段,他们继续探索,最终发现了更为精确的对应关系。这个发现来自于阴阳五行说。 阴阳学说中阴代表阴性的事物,阳代表了阳性的事情。五行也相应有了阴阳之分。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士,士生金,金生水。这里的生是阴阳交感而生,因此就有了新的关系:阴中阳生,阳中阴长。土是阴阳共生的结果。 在相克的关系上也是一样,金克木,木克土,土克制水,水克火,火克金. 这里的克是阳克阴,或者阴克阳,因此就有了一个新的关系:阳中阴消,阴中阳亡。金是由土中含有阳气而来,木是由水中有阴气而成。
这样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就有了一个清晰的图谱: 所以在分析阴阳五行的关系时就要考虑这个图,以生为阳生,以克为阳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