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五行属什么的?

玉依璐玉依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是古人根据物质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和性质特点而进行划分,并用以指称宇宙间一切事物的一种分类方法。它大致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水平。 《尚书 • 洪范》云:“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是古人对“五行”的最经典解释。其中还分别解释了五种物质的特性——“润下”“炎上”“曲直”“从革”“稼穑”。

“五行”中每一行的特性是用一个比喻性的词概括的。这种特性叫“五常”,也叫“五德”——“仁义礼智信”或者“金木水火土”。

“仁”字在古代写作“二人”,即代表两棵树;“义”字的古文字像“羊大”(指羊很多),表示动物多了,为了不让它伤害别人而要“阻止”它——这就是“制止害人的意思”;“礼”字的本义是指祭祀用的礼器;“智”的字形表面上看好像是指“有齿的棍子”,其实这个词的古字形像一个人拿着一根棍子,上面有一个尖头,表示用尖锐的话刺人脑壳,让人变聪明的意思;“信”字的字形好像是一堆木头,表示木材整齐排列在一起,因此有了这个“信任”的意思;而“土”字的甲骨文好像是“大土”的样子,因此而有了“土地”之说。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古人把“五行”中的“行”字解读为“运行”之义。他们认为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是在不停地运动的,这种运动是有规律的——“五行相生相克”。因而现代很多人也习惯性地认为“五行”指的是具有这五种属性的各类物质都在不断运动。但事实上,古人的思想并没有那么“超前”,“五行”中的“行”并不是指的运动。

关于 “水生木”“火烧木”“木生火”的解释历来是中国哲学史上争论最大的问题之一。

如果“五行”中的“行”理解为“运动”,那么就必然导致“水生木”“火烧木”“木生火”——这三组关系变成了一堆毫无意义的废话。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很多注者用了一种非常巧妙的处理办法,即在解释“水生木”“火烧木”“木生火烧”时,只阐明原因,而不说明结果是什么。这样虽然避免了一堆无意义言语的麻烦,但造成的后果就是这些语句成了令人费解的玄言。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