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手足病吃什么药?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以手、足皮肤黏膜多发性斑丘疹、疱疹为特征,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头痛、咳嗽、流涕、腹泻、呕吐等症状,个别病情重者需住院治疗。本病病程一般为7天左右,多数可获得痊愈,少数可并发心肌炎、肺水肿等。
1 发病因素 目前认为手足口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症状轻微,7天左右自愈,但少部分患者会出现病毒性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导致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皮肤、粘膜伤口感染,还可以通过粪便间接传播。吸入被病原体污染的空气也可能引起肺部感染。 但近年来我国部分省份出现了EV-A71株持续流行的严峻形势。2014年5月份至6月份,上海、辽宁及浙江等地陆续报告了由EV-A71引起的重症病例,甚至死亡案例。其中,上海市11例患儿住院后合并脑干脑炎,经治疗后转轻;3例危重病例发生昏迷、呼吸衰竭并予气管插管,1例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孩子中绝大多数都注射了疫苗!看来疫苗接种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2 临床表现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诊断手足口病并不困难。但应当注意与疱疹性咽峡炎等疾病鉴别诊断,必要时作血清学检查。 在手足口病的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1周内传染性最强。多表现为急性起病,可有轻度发热(38℃左右),体温持续3~5天,全身症状如乏力、倦怠、烦躁、嗜睡、流涎、拒食、呕吐等情况。 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可形成溃疡,局部灼痛明显,哺乳时疼痛加剧,以致宝宝拒绝哺乳,烦躁不安。
手足部的皮疹初起时为斑丘疹,迅速发展为圆形或椭圆形水疱,直径约为2~4mm,约十多个,排列呈环状,中间部位的水疱最大,周围的水疱较小而少。
大多数水疱壁薄,容易破损,但不易继发细菌感染。水疱液起初清亮,随时间推移逐渐变得混浊甚至呈现脓样。如果宝宝的手脚部位出现类似的症状,需要特别警惕是否为手足口病。当然,最保险的做法还是及时带宝宝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和化验,明确病因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