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水旺得什么病?
五行学说是古人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现象的哲学分支,它认为自然界的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构成的。这五个元素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规律。 这种相生相克规律的运用范围很广,被古人运用到对疾病的诊断上。 《黄帝内经》中就有“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的说法。这里的“五疫”指的就是金疫、木疫、水疫、火疫、土疫,分别对应的是肺病、肝病、肾病、心病、脾病。
在中医书中还记载了很多因五行失衡所造成的疾病。如《诸病源候论》中论述了“五脏气绝症”“六腑血气留滞症”共一百八十种,其中很多症候都提到了病因是五行失却平衡所致。 那么,有没有因为五行失衡而生病的病人呢? 有!而且还不止一个。
2014年,我遇到过一个非常典型的因为五行缺失,而造成的疾病。这个患者是一个年轻的女性,因为脸上长痘,皮肤油腻,到皮肤科就诊。医生给她开了一些消炎祛火的药物,服用后症状有所改善。可是几个月后,痘痘不但没有消退,而且还出现了口腔溃疡,口苦口干口臭,小便黄赤,大便干结等情况。
再次就诊于皮肤科,医生检查后说:“你这是体内有湿热啊!平时应该少吃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患者表示,自己很少吃辣椒,也尽量控制油炸食品的摄入。为什么还会上火呢? 这时,医生翻了下眼睛,问:“你月经正常来潮吗?” 患者一听,顿时脸红了,支支吾吾地说:“我这个月……没来……” “什么时候没来的?” “已经有三个月没来了……” “你有没有觉得小腹疼痛,坠胀不适啊?” “有一点点。” 医生明白了,说道:“你可以去中医科看看,可能是妇科炎症导致的月经不调。” 果然,中医诊断的结果是:经期延后,经量偏少,色黯红有块,有小腹及会阴部胀痛,大便干结。 舌质红,苔薄白。 脉象沉细而弦。 辨证属气滞血瘀。 治宜活血调经,行气止痛。 开了一个方子:当归15g,白芍15g,川芎9g,生地15g,泽兰9g,枳壳6g,香附6g,元胡9g,乌药6g,牛膝9g,柴胡9g。7剂。 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同时配合外用中药汤剂热敷小腹部。 五天之后,患者月经如期而至。随后的复诊时,患者脸上明显的有了血色,以前蜡黄的脸色已经变得红润不少。
为什么同样的服用药物,患者的反应却如此之大呢? 这是因为中医将引起疾病的病因分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以及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外伤,体虚等原因。 而西医则倾向于用化学药品来对抗细菌病毒引起的急性病。中医认为“治未病”,重在预防;而西医则奉行“治病救人”的理念。 所以两种医学体系下的用药原则是不太一样的。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通过观察病人面色,询问病人病情,再结合切诊,来综合判断病人的整体状况,然后才确定治疗的方针。
而西医则是明确致病的因子后,采用相应的手段来杀灭病原体。 所以同一个病,中西医的治疗原则是不一样的。 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一致的——恢复机体的阴阳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