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发旋转球的原理?

计允恒计允恒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纠正一个错误,所谓“旋度”是指旋转速度,而非旋转程度(即转速越高,球体的旋度越大)。 另外,人们一般用“上旋”和“下旋”来指代两种不同的旋转方向——以手腕为轴,向上搓动拍子发出上旋球,向下扣击球板发出下旋球;而使用何种手法则取决于球的旋转方向与地面的相对角度以及对手的回球路数而定。 如果对以上概念的理解还算不上错得离谱的话,那就接着往下解答吧! 乒乓球的旋转分为自转和公转(下文用词可能不太恰当),其中自转是球体绕其中心点旋转,公转则是球体围绕球桌(或地面)旋转。显然,自转产生上下旋,公转产生左右旋。

通常来说,旋转球都是通过手指发力,带动手腕,再带动球拍,最后由球拍撞击球,使球具有了旋转特性。那么既然有了旋转,就必然会在击球瞬间产生一个明显的前进动力(由于空气阻力和球的质量等关系,这个力度不能很大),从而在出球过程中增加一种左右摇摆的效果(类似于汽车车轮的旋转产生的离心力),这种效果对于接发球方而言就是难以判断方向和力度,进而造成失误。

所以,旋转的作用就在于增加发球方的抢攻机会,同时增大接发球方的被动防守难度。当然,在对方来球比较快、力量比较大的时候,可以采用削球的方法,削弱来球的旋转程度以减轻防守压力。 顺便说一句,很多乒乓球爱好者都有过手痒时刻,但往往缺乏足够的球技支撑,此时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多练旋球,增加自己对旋转球的控制能力。当你能很自如地控制球的旋转时,你的手痒时刻自然会越来越少。

金世甲金世甲优质答主

1、加转与不转

加转与不转的发球,主要是针对对方接球时的旋转性与不旋转性。加转的发球,主要是在球与球拍接触的一刹那,球拍加速磨擦球并急速引向自己的身体。不转球主要是在击球时,无论是侧旋或是上旋都是用球拍直接平推过去,球与球拍几乎无摩擦,在向前推的时候动作要十分肯定。

加转与不转的发球在弹跳上区别是:加转的球落台跳起很高,旋转很强,对方接发球时球的回跳弹力很大,往往不能有效控制。不转球,落台后几乎没有旋转。由于球的回跳没有弹性,球会低速向前滑行,容易出界。

在加转与不转的发球中,侧上旋的球最常用。它的特点是落台后不仅跳得很高,而且会强烈向左侧滑行。侧不转球的特点是在球桌的台面低速滑行。如果对方运动员习惯性地以加转球的习惯动作来接不转球,接球时就会严重出界,造成严重失误。

2、上旋与下旋

上旋与下旋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旋转性发球。上旋球主要是表现在直拍接球时,球的落点与接触拍时都会向上运行,击球后也会出现向上的弹跳。同时,球在落台弹跳之后也会出现严重的出界。

下旋球的运行是在着台后会出现严重的下沉,无论是在台内和出台,都会产生下沉严重的现象,尤其是对手在击球时,对落点的控制很难掌握,容易出现较大的失误。

上旋球与下旋球的触球时旋转性能主要是靠球拍在接触球时向上的急速引拍与向下的摩擦来完成的。在发上旋球的时候,动作要尽量向上提,使发出的球有足够的转速。在发下旋球的时候,要加大向下的摩擦力,使发出的球能够快速下沉。同时,为了加强动作的假象,发上旋球的时候要刻意地加大幅度,使对手在接发球时难以适应正确的回击方向,加强发球的威力。

3、左旋与右旋

左旋与右旋是横向左右运行的两种不同旋球,通常称为“侧旋”。侧旋球是在球与球拍接触的一刹那间,球拍向左或向右运动,使球获得侧旋而形成的。

左旋球在落台后会产生向左方的运行轨迹,同时,弹跳的高度也很明显,如果是在回摆动时接这种球,球会直接飞向右侧台角,甚至飞出台外。如果是用推挤动作接这种球,球向左侧急剧偏转。

右旋球与左旋球相反,落台后会产生向右方的运行轨迹,右旋球的旋转作用,会根据对方所使用球拍的性能方向的不同会有不同,如果用摆速大角度向左侧回接时,球也会直接飞出右侧台外,对侧向回球控制有很大的干扰效力。用推挤动作接这种侧旋球,球向右侧急剧偏转。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