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体育怎么办?

钟海妹钟海妹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要构建完善的职业体育联赛体系。 体育部门应该让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职业化。目前这些项目的职业联赛都是由体育总局直接管理的,各职业俱乐部只承担盈利功能(虽然大部分球队都亏钱)。但实际上,商业部门完全可以将这几个项目的职业联赛运营得一塌糊涂。

中国很多职业联赛都是“假球”“黑哨”层出不穷,因为这些比赛不是靠实力去竞争的,而是靠关系和金钱去买通比赛。这种情况下,竞技体育的本质——通过努力训练提高能力水平——无法实现,选手的能力水平无法提升,而球迷只能看到一场又一场的笑话。这种恶性循环不改变,竞技体育就毫无办法。

其次,建立职业运动员梯队培养体系。 目前中国很多运动员都是“一锤子买卖”,15-20岁优秀运动员从基层选拔出来,进入专业队训练,一直到成为优秀运动员为止,这期间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然而运动员退役之后却没有相应的保障。其实完全可以像西方各国一样,让优秀运动员从小学甚至更小的时候就开始接受职业训练,退役后由国家负责安排工作。这样既保障了运动员的生活,也保证了竞技体育水平的延续性。

改革目前的运动员选拔机制。 现在国内各大体育项目,几乎都是依靠体育总局组织的全国性单循环锦标赛或冠军赛确定名次,然后决定参加奥运会及世锦赛的名额。在这种完全以成绩为导向的选拔机制下,一些身体素质并不出色的运动员往往能够脱颖而出,因为他们可以通过技术动作的优势弥补身体能力的不足;而一些身体素质非常出色的运动员却难以入选,因为技术能力达不到要求。实际上,很多体能出色但技术能力差的运动员在低级别的比赛中非常多见,但是他们无法进入到高水平的比赛当中。这样的选拔机制没有做到优中选优,反而使得一些技能素质不均衡的运动员成为了“精英中的精英”。

最后,加强职业体育的管理和监督力度。 中国现在很多职业联赛都缺乏监管,运动员吃啥补剂、打了啥针都无法公布于众,药品检测也是时有时无。职业体育的发展不仅仅是体育部门的事,更应该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只有加强监管,才能保证竞赛的公正性和结果的真实性,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我国职业体育的健康发展。

谢守诺谢守诺优质答主

在中国普及体育,特别是足球运动,要下力气解决四个矛盾。一是社会事业与体育运动的矛盾,二是体育运动与教育的矛盾,三是体育训练与体育运动的矛盾,四是社会管理体制与体育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过去我们长期地把体育运动狭隘在体育内部搞,这不利于普及运动,实际上我们的社会事业、各个部门都有条件为体育运动服务,特别是对职业足球和体育运动更有条件做贡献。

从教育着手

应该把体育运动,特别是足球运动纳入到九年义务教育里面去。像日本、韩国他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非常强调体育的教育,体育成绩是高考的成绩之一,学生运动员、足球运动员,在教育方面和普通的学生一视同仁,有的大学还把体育突出的学生作为优待生来录取,这些都对我们有借鉴的意义。同时还要发挥社会的各种体育机构的作用,搞各种年龄层次的青少年的体育运动,特别是足球的运动,形成一种制度化、社会化、经常化的活动,促进青少年学生体质的提高,促进青少年和学生足球运动的水平不断的上升。

教练员应该有更广阔的空间

过去我们对运动员的教育重视不够,要打破这种传统体制,教练员应该有更广阔的空间参与青少年文化教育,要防止出现踢球的不会教,教球的不会踢,要建立社会化的校园足球和职业足球的联赛制度,而且要让青少年经常参加各种不同层次的足球比赛,要发挥足球的社会团体的作用,组织专家人才、组织老运动员深入到学校、部队、工矿和少数民族地区及农民当中,传播技术和足球运动知识。

管理体制要创新

目前中国职业足球的体制还不十分完善,比如教练员和裁判员制度还不尽人意,体制亟需创新。此外,要普及足球运动,就要在硬件上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能够有机会踢足球,有条件踢足球,就要更多的重视足球活动场所的建设,重视足球教练员和裁判员的培养,重视足球的媒体和出版工作的促进作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