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历代表什么生肖?
挂历中的“日历”与现在的日历完全不一样,现在的日历是一张纸上面打印着日历信息,而古代的日历是用23根竹签组成的。1月有30天,2月有29天……一年下来正好是23根竹签。 古人把23根竹签插在一面壁上,每天取出一根,同时配上相应的文字说明,这就是最早的日历。这种用23根竹签组成的一月份日历,被后人称之为“古六书”之一。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挂历呢?这得从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日晷说起。 日晷是一种利用太阳的位置变化来计时的仪器,它的底儿是一个圆盘,中心立有一根针,根据太阳的位置高低,就可以判断出时间早晚。使用的时候,把人或者其他东西放在日晷的圆盘上,太阳的影子就会落在圆盘上的某一个位置,这样就可以知道具体的时间了。为了便于记忆和计算,人们就把每15天划分成一个时段,在每个时段里设定一个代表黄道十二宫的符号,并且以干支纪年方法给每个时辰命一个名。就这样,一套完整的一套基于阴阳五行体系建立的计时系统就诞生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百度“五甲子”)
不过,这套计时系统只是提供了时间概念,却无法直接提供具体的时、分、秒等信息。要得到这些信息,还得有一个工具来完成倒计时功能。这个工具就是“漏壶”。 漏壶是由壶体和灌水装置两部分构成的。在日常使用时,通过向壶中注水的方式让水流进入刻度线,等到需要计时的时候,就可以观察刻度上的数字,以此来倒推具体经过了多少时间。在壶的上部,通常还会设置一个显示时间的装置——即在水流经过刻度之后,还有一个显示时间的指针,按照一定的规律旋转或者移动,这样就能够直接读出具体的时间。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计量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时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受技术条件限制,当时的漏壶无法做到精确计时,只能满足基本的大约时间概念。这时候,一种新式的计时器——“摆钟”出现了。 摆钟的原理现在仍然在使用,就是在钟的表面放置一个小摆轮,利用重力的作用使它不断摆动,并且依靠摆动带来的惯性持续运转。同时,在钟的表面布置几个开口,当开闭的口数发生变化时,就可以通过计数器直接读取数据。这样,精确计时就有了可能。
到了近代,电子技术出现后,人们终于创造了不需要依靠外力作用的计时器——电子表。此后,机械表逐渐被淘汰。现在,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而手机自带的时钟往往比挂历更加准确。使用挂历作为计时器的功能逐渐就被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