渱字五行属什么?
康熙字典解释:【戌集中】【水部】 渱·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1 《唐韻》《集韻》《韻會》古黃切,音岡。《玉篇》水光也。又《廣韻》與洸同。《詩·魯頌·泮水序》魯僖公以戰勝於泮水,故作颂。 又《類編》亦作涫。《前漢·武帝紀》湯涫旣竭。師古曰:涫與溝同,今江東人呼湯爲涫。涫者,涌沸之貌,言熱湯常沸湧不歇也。
说文解字解释:【卷二】【水部】 澤盡無餘也。从水雍聲。古文雍亦書作渱。古黄切
宋本說文解字(清武英殿本)
「洚」的本義是順水流下的洪水。《易·艮》:「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时,其道光明。」「時」當指洪水來臨的季節。所以「洚」有「過度的流水」的意思,後來引申為「暴亂」、「侵擾」之義。
而「洚」有「水滿溢而流蕩」的意思,這種「流蕩」一般來自上而下,因此也稱「洚漾」或「洪漾」;「洚漾」還有「浪濤奔湧」的意思,如「海潮洚蕩」,這裡用的是「漲溢」的意思而不是用「流蕩」的意思了。 所以「洚」和「洚漾」是同義詞,其意思基本相同,只是出處不同而已。
現代中文語境中一般把「淪溺」等詞中的「洚」用為「洚」而非「洚漾」,但「洚」在「洪水泛滥」一義上的通假字是「澒泓」而非「鴻洞」。「鴻洞」是從意義上講的「相異」,與古今文字的通假沒有任何關係。
由於此字的形旁是「水」,許慎便把它歸入了「水部」,實際這個字形旁的表義功能已經退化了,它只是代表了一個聲母,這個字應該歸入「侯部」更妥。如果真要歸入「水部」的話,那麼就應該將「溝」、「溝洫」、「溝瀆」、「溝洫」都歸入「水部」才更恰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