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然字五行属什么?
潇,水名用字。《管子·水地》记载:“赤水,水之名也。”又记:“荥波之水,坏沟之泽,注潇、浍而成川者也。”可见,潇河古称“赤水”或“荥波之水”。 唐朝文学家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描写赣江的源头:“澄霁,眺远岫以含烟;萧萧,暮雨过青林。”这里把“萧萧”当作雨声,与“暮雨”呼应。其实“萧萧”也是水名。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广知》曰:“萧萧,湘水别名也……湘之源有二水,北则源出大湖,南则源出零陵。南源之水,自零陵入湘,所谓‘去若白水’者是也。北源之水,经沅水而下,所谓‘来如浊流’者是也。”萧萧即今湖南境内的潇水。 宋朝罗愿著《尔雅翼》卷二十云:“潇者,水名,楚谓湘水为潇水。《离骚》所言之潇潇者,此水也。”
以上所说的潇水是古代文献中的“潇”的概念。那么,这个“潇”字的五行到底属什么呢? 先来看金文的“潇”(上图)。《说文解字》:“潇,水清且浅。从水肖声。《诗》曰:‘潇潇楚德。’《周礼》作萧。”古文字的“潇”字像一只小船。《诗经·曹风·候人》言及“萧萧马鸣”,其中“萧萧”的“萧”即是此金的字形。 再看小篆的“潇”(下图)和楷书的“潇(如下图)”,可以看出,金文“潇”的字形演变到了小篆阶段,已经看不出多少原始形体了。这个演变过程应该说明一个问题:“潇”最初造字的时候,可能本意就是形容水的样子,即清澈见底的水。所以,“潇”的本义应指清水。
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把“水流”叫作“河水”“湖水”“江水”等,而不会称为“清水河”“清水湖”“清水江”。由此引申,人们用“潇”字来形容那些“清如水”的身体、气质和精神,这显然是一种夸大的表达——清水怎么可能倒影出来人的形象呢!古人形容一个人的身体、气质和精神时,经常用的字眼是“峻”(挺拔高大)、“洁”(纯洁)、“廉”(廉洁)、“静”(安静)等等。这些词汇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潇”。“潇洒”“洒脱”“清秀”“明净”中的“潇”“洒”“清”都带有贬义色彩。 所以,我怀疑“潇”可能是后来人为造出来的一个字。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古代所有的文字书籍里,只有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把“潇”解释为“水清”,其他书如《广韵》《集韵》《康熙字典》均沿袭这一说法。宋代以来大量出现的文字书中,第一次出现了“潇”的解释与东汉许慎不同的内容。南宋朱熹的《礼记章句》中说:“萧,肃也。”明代陆容的《菽园杂记》载:“萧,肃也,其声萧爽。”清代刘承干辑的《徽宗御制全录》中记载了徽宗赵佶的一首诗,诗名为《萧吟》,内中有“清标傲雪梅无偶,疏影横塘月有辉。” 以上所述,只是我个人的猜测而已。至于这个“潇”字,它真正的五行属性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只能借用《易·渐》中的话来做诠释:“鸿渐于木,或得其桷,无咎;进之以礼,不防害;贞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