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五行八卦?
八卦,指“乾、坤、巽、震、、艮、坎、离、兑”,八卦的由来,最早源于《周易》。《说文解字》讲:“卦,挂也。《易》六十四卦,象万物 hanging (相)也”;而“五行”一词,最早则见于《尚书·甘誓》篇。
五行,指土、木、水、火、金五种物质的运动,是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同大自然的斗争中总结出来的理论,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易”是变易的意思,八卦图蕴涵种种变化的哲理,是极少数能够跨越宗教派别、种族和国界的文化共同点之一。“乾为天”,象征刚健、进取、创新;“坤为地”象征厚实、顺从、消极。“震”象征雷,取摄动成长(如春雷惊百虫)之意;“艮”象征固止(山),“山为止众也”,“止物者也”;“坎为水(或为月)”象征险难,同时意味着柔顺、通达;“离为火(或为日)”象征明丽,同时意味着豁达、亨通。
土、木、水、火、金为构成宇宙万物的五种基本物质元素;八卦的“挂”字,与“卦”字读音相同,本义是“牵挂,牵连”。
“五行八卦”,是用八卦来阐释五行,即用乾、坤、坎、离、兑、震、、艮来分别配土、木、水、火、金五大类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