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美国家有哪些?
中南美洲包括北美洲的墨西哥,中美洲各国以及南美洲的南美各国共有37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北回归线以南和南极大陆以北之间的地区,面积297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9.7%。中南美洲是一个多种族的大陆,有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以及各种人种的混血种人,其中混血种人最多,人口总数大约4.5亿,约占全世界总人口的6%。
中南美洲原来为印第安人的故乡,从16世纪开始,欧洲殖民主义者侵略后,强迫当地人劳动和移民,有的印第安人被杀戮或染上从欧洲传入的疾病而死,土著人口锐减,为了弥补劳动力的不足,殖民者就从非洲运入大批黑人充当奴隶。殖民主义者还从本国带去许多移民和士兵。这些外来居民与本地人通婚繁衍后代,形成混血种人,成为这个地区人口的主流。现在,在中南美洲各国中人口以巴西最多,约1.5亿人,秘鲁、哥伦比亚、乌拉圭、巴拿马、阿根廷等多为混血种人,占各国人口的绝大多数秘鲁的土著印第安人也占人口总数的近半数。巴西人口中有白种人、黑人、黄种人及各人种的混血种人巴西虽然与上述各国混血种人所占比重大体相似。在种族构成方面却独具特色,人口杂居,交错分布,没有明显的分界。西印度群岛是加勒比海中的岛群,原有人口被殖民主义者灭绝,后来成为从非洲运来黑奴种植甘蔗的场所。现在,海地、牙买加、格林纳达等国人口以黑人为主,在其它岛上黑人与从印度、中国大陆和印尼迁去的黄种人交错杂居。
中南美洲的墨西哥、中美洲各国及巴西、秘鲁、哥伦比亚等国的人口密度较大,在每平方千米2O余人。委内瑞拉、智利、阿根廷、圭亚那等国的人口则非常稀疏,每平方千米不足10人在墨西哥和从巴拿马到哥伦比亚的平原地区,有发展农业和建立城市的有利条件,人口比较集中。从秘鲁的亚马孙河河口到巴西的亚马逊平原,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环境优越,可是人口稀少而且居住分散。在安第斯山区,海拔2000~3000米之间的高原上气候凉爽、适于养羊和种植玉米、土豆等。这里聚居的人口颇多,占山区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此外,太平洋沿岸和加勒比海沿岸平原人口也较集中。在巴西的高原以及从巴拉圭到阿根廷的草原上人口也稠密。而在山岳和雨林地区人口则很稀少。
中南美洲国家基本上属于发展中国家,除墨西哥和阿根廷经济较为发达,其它各国还比较落后巴西的经济也有所发展,从50年代开始,巴西就从东南部沿海向落后的内陆地区移民,现又推行“开发西部”计划,从东北部人稠地狭的滨海地区向亚马孙平原迁移。哥伦比亚、秘鲁、委内瑞拉等国也在组织内地移民,由于各国的经济不稳,国内迁移和出国移民的数量不断增加。从50年代起到70年代止,中南美洲大约有300多万人移居国外。主要到美国、加拿大,其次到阿根廷、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等国。迁入美国者多在纽约、芝加哥、洛杉矶等特大城市就业。迁入加拿大者大多在蒙特利尔和温哥华等城市定居。
中南美洲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人口增长较慢,从70年代以后增长速度显著加快。1980年人口出生率为29.8‰,自然增长率为27.7‰个别国家的自然增长率高达30‰以上。目前中南美洲的人口仍在强劲增长,今后将会对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