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卧的生肖是什么生肖?
“头”在12地支中又为“子”,有“子鼠”。 《礼记·月令》孔颖达疏:“子时阳气始萌,万物不容,故曰‘冰消雪融’;‘夜半’者,夜尽之时,亦谓寅初。”此时,阳气渐盛,万物复苏,自然界的动物开始醒过来了。 这时醒来的是谁呢?当然是“子鼠”了! 鼠(Suan)的叫声像“苏”(sū)。所以夜里一点钟,我们听到老鼠跑得飞快时,就大声叫“苏——!”“苏——!”这样就把它们吓跑了。
凌晨三点钟,“子鼠”醒了,它要先看看周围的动静,然后开始活动,“子鼠”爱打洞,经常在夜间出来偷东西吃。 所以“头”是“子鼠”。 十二时辰中的第二个时辰就是“丑时”,有“丑牛”。 “丑”意为“弯钩”、“弯曲”,“牛”与“丑”谐音。所以半夜三点半,当我们看到弯弯的月亮,就晓得是“丑牛”时间了。
《庄子·天道》中有言:“子之所知兮,其孰有角而居乎?”这说的是“丑牛”。 我们平时说一个人很有“牛气”,也是这个“丑牛”。 古时“丑牛”的时间段,正是现在的新华书店营业时间,所以“牛”也代指“书”。如“书店”的“店”字,本义就是指“牛”(见《汉语大字典》)。
“卯”的意思就是“冒”、“开始”。“卯兔”就是早晨五点,太阳即将升起的时候,兔子开始出窝了。 古代神话传说,月亮里面有一只白兔,每昼夜在青桂树上下翻飞四次,在树顶上停留一会儿,就过了一个白天和黑夜。月相变化一个周期(阴历一个月),正好相当于地球上的一昼夜。
五更三点,日出东方,万物复苏,“卯兔”出动。这时玉兔捣药,蟾蜍蚀木。 月圆、月缺、月隐、月升,周而复始。正如人们不断重复着“生老病死”的过程。
“辰”的意思是“震怒”、“挑衅”。据说苍龙(即青龙)喜欢挑战,好胜心特别强,有时为了争到第一,甚至对帝王不敬。 古人在“辰”的时刻,看到天空中有这条神龙在腾飞,于是给它取名为“辰龙”。 可见“辰龙”的性格特征和辰时的特点是十分吻合的。 上午七点钟,“辰龙”已飞至头顶,并始终在不停地旋转。
古人根据“辰龙”这一特点,将它放入代表四方的四象中,即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南方朱雀。 中国古代天文学中把黄道附近划分为十二等份,每等份划出一个星座,每个星座都有个名字。 这就是“黄道十二宫”,也称“黄道十二星”或“占星术”。
据史书记载,东汉王充所著的《论衡》里就有关于“黄道十二宫”的记载。书中说到“雄鸡三足能走,何则?前足乃日月之行道也,后足乃黄道之迹也”。 用现代科学来解释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时有倾斜状态,使阳光照射在北半球是有早晚的。 北半球早上太阳从东偏南升起,下午从西偏南落下,正午时刻(“午时”)太阳就在头顶上。
中午十一时至十三时,即“未时”,有“未羊”。 古时候人们已经注意到“未”字中间有一竖,而其他字的中间均为横,于是发现“未”字中间那一竖好像山羊的尾巴。所以,“未羊”也就是“尾羊”。
十四世纪意大利著名诗人彼特拉克写了一首著名的抒情诗《美杜莎》,诗中把月亮比喻为美人鱼,用象征的手法描写了月亮的阴晴圆缺。这首诗很快流传世界各地,还被英国著名的剧作家本·琼森收入他的作品《愚人船》中。 这首抒情诗的意境,与“酉鸡”的时刻非常契合。 在我们的印象中,“酉鸡”总是在黄昏的时候啼鸣,故有“酉鸡”之称。 那么请问,为什么要在“酉”设置一个“鸡”呢?难道在酉时真的有无数只鸡同时啼鸣吗? 如果仔细观察“酉鸡”时间段的天空,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西北方向渐渐西沉的夕阳,仿佛是独臂巨人的一只手,而“酉鸡”正好位于这只手的食指和中指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