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次贷么?
“次贷”危机这名字起得就不靠谱,怎么叫“次贷”呢?明明是房贷嘛!美国人房贷消费占GDP的比例是40%,中国人是28%(2013年数据),这个比例世界前列。所以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叫做次贷危机;中国有商品房按揭,也叫做次贷危机——真是没谁了。 问题在于,为什么一个所谓的“次贷”危机,能让全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都陷入泥潭?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债务危机分两种,一种是因为借贷负债率太高导致的无法偿债的违约风险,比如国家、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出了问题还不起钱引发的危机。另一种是由于货币超发导致的钱不值钱,同样的金额放在以前可以买更多的东西,现在却不够了,引发的生活成本上升,通胀加剧,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以前借的10块钱现在只能换回7块甚至更少的商品和服务,你亏了多少? 这种由于货币超发造成的损失,属于通货膨胀,而不是债务危机。 但很多人分不清这两种概念。把债务危机和通货膨胀混为一谈。 所以人们经常看到新闻说某国央行为了应对危机又增发了多少货币。实际上这是错误的,货币和黄金不一样,它不是商品,它不能增发(理论上来说)。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中央银行购买国债等资产,将资金注入市场,从而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当然这样做会稀释已有的债权债务关系,但如果只是这么简单的话,也不至于造成这么大的恐慌。问题在于这些新增加的货币不是只有少数人拿得到。因为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开户都是无限额的,他们可以通过贷款的形式将这些货币投放出去,而且利率还很诱人(对国有大行来说,LPR基准利率4.65%,一般都要优惠20个基点左右,也就是贷款利息只需要4.45%),这样这些新增货币就又能回到千家万户的手中,大家手里的钱变少了,但贷款的利息却增加了,政府通过这种方式变相征税,来填补财政的漏洞。
从上面可以看出,无论央行如何操作,最终多出来的这部分货币一定会回归百姓生活。只是早晚而已。既然迟早要回归,那现在就放出来还是以后放出来有什么区别吗? 有! 晚放水就等于增加了人民的负担,早放水就可以尽可能减少人民的损失。区别大吗? 非常大! 因为时间早晚取决于政策力度和大环境,如果不加节制滥用货币政策,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