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边五行是什么?

雍德平雍德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楼上的解释挺有意思,不过好像有点跑题了。 东边指的是一个方位,这个方位属于太阳的方位,所以它的五行属于阳。 南、西、北边的五行都属于阴。因为它们是太阳落下的方向,是阴影形成的方位。 中间是个特殊的位置,它既不像南边属于阴,也不像东北方属阳。

之所以说它是特殊的位置,是因为它在特定的时刻才能存在,在别的时刻它则不存在的。 这个特殊的方位就是子午线的中间,也就是正中线,也就是古人所说的“中宫”。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总是有一个焦点是在不断变化的,这个变化就是“离日之度”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不是突然发生和突然结束。

我们把每天太阳离地球最远的时候所对应的经线叫做“离日之度经线”。而把每天太阳离地球最近的时候对应的经线叫“近日之度经线”。 由于每年冬至那天太阳都会到达最近的点,这一天地球上所有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都是最大的(除了极点),所以冬至又称为“大离日”或者“极大日”。夏至则正好相反,是“小离日”或者“极小日”。 每年的春分秋分日子则是由“离日之度和近日之度”共同确定的,也就是说这两个时间太阳在南北方向的位移达到最大值,此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附近。

而在二分二至中间的那几天,太阳的位移幅度很小,几近于零。在这些日子里,我们可以把太阳看做是在赤道上移动的。 在上述这些日子里,太阳的位移幅度虽然很小,但是仍然存在着自转方向的变化(从北到南或者从南到北)。

古人很早就发现,在春秋分时,太阳是处于“静止状态”的,即自转方向似乎静止了,或者说一天的时间似乎停止了。于是古人就把春秋分中间的一天称作“定昏中”,意思是决定黄昏来临的时刻。 同样,在冬夏至时,太阳也是处于一种“静止”的状态,古人在中间的日子都称之为“定昏中”。 只不过“定昏中”的日子在不同的节气里,出现的具体时间是不同的。比如冬至后第一个“定昏中”是公历的1月6日至7日之间,春分后第一个“定昏中”出现在3月20日至21日间。

我们就把“定昏中”所在的日期段叫做“中天”。而把“定昏中”前的日期段叫“前中天”,后的日期段叫“后中天”。 知道了“中天”的概念,东边的归属就不言自明了。因为它正是属于太阳“前中天”的方位。

公孙紫涵公孙紫涵优质答主

这个问题我曾经在知乎专栏《周易预测与人生》里写过,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简言之就是东面五行属木;南为火、西为金、北为水、东北为土、西北为土。 其中东南属巽方和西南坤方的五行都是木。

在现实中来说东方代表震宫卯,南方代表离宫午,西方代表兑宫申,北方代表坎宫子等。至于为什么,这个就不详细讨论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